索 引 号: | 发布时间: | 2025年07月31日 08:34 | |
来 源: | 发布机构: | ||
内容概述: |
暑假是学生安全事故多发期,尤其以溺水死亡较多,成为了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。最近一段时间,不少媒体连续报道学生或其他人群因游泳而溺水身亡的事件,给人们留下极其惨痛的教训。
根据国家卫健委和公安部不完全统计,我国每年约5.7万人死于溺水,其中少年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占总溺亡人数的56.04%,其中14岁以下的占比高达56.58%。
溺水很多事故的发生往往都在一瞬间,稍微有一丁点儿疏忽,就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,家长要特别警惕。
夏季干旱、气候干燥、炎热难耐。孩子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后暂时放松,家长以往的约束力也有所减弱,孩子为消暑降温,到河道、塘库洗澡解热现象非常普遍。我市水资源丰富,孩子随时随地可进入水中玩耍,由于他们的防范意识不够强,加之自然水域尤其是水库深浅不定,有的孩子缺少游泳技能,水性不好,极易发生危险,给家庭带来不幸。尽管各校在放假前已经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,但放假后,孩子无拘无束,行动的随意性增大,家长一忙,放松监护,这样发生安全事故的机会就大大增加。
暑期孩子的管护责任主要在家长,管教好孩子是自己的责任。作为家长,要准确掌握孩子行踪,多和孩子交流,可以布置一些家务活,安排适当的家庭作业,做好孩子的安全监管和安全教育,强化孩子的主动防范意识,要阻止孩子私自在池塘、河边、水库等地方游泳、戏水、玩耍,主动远离危险,严防离校期间溺水事件的发生。使孩子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暑假,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新的学期。
同时,假期也是孩子聚会游玩的集中时间,自行车、电动车、自助车等交通工具成为代步工具。许多孩子驾驶电动车横冲直撞,不戴头盔,超速行驶,安全隐患极大,家长应教给孩子交通安全知识,管好交通工具,防患未然。
地方政府尤其是各村社区要加强统筹协调,发挥志愿者等社会救助力量作用,把学生安全纳入网格化系统和社会风险隐患系统进行管理,健全联防联控机制,加强重点水域隐患治理。要及时发布风险提示和预警,设立警示牌,完善安全警示标识和各类安全防护设施,加强日常巡查,切实做到及时发现险情,妥善做好应急处置,构筑中小学生溺水预防救护的安全网络。
作为教育主阵地的中小学校也不能一味地认为,学生假期教育的责任全部在家长。要通过家访、家长学校、家长委员会等多种渠道,和校园微信平台、班级微信群等有效载体开展经常性的家校互动活动,全面排查学生安全隐患点。开展形式多样、且易于为孩子接受的防溺水知识普及,督促家长切实落实监护责任,加强对子女的防溺水教育和监管,让每一朵鲜花在夏季开得更加美丽娇艳。